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将“南展”到西直门!

北京海淀 2022-08-12


2019年5月31日

北京第一条自行车专用路开通

受到广大市民好评

今年这条路将“南展”到西直门


  “南展”工程分几期?如何安排?

  打造出北京最美街巷、品质道路的水、路、绿慢行系统三网融合又是怎么回事儿?


在北京交通广播 《一路畅通》“1039治堵大家谈”区域交通系列专题节目——海淀篇中,介绍了海淀区打造慢行系统的成功和未来新规划。



打造城市慢行系统

海淀有一套

近年来,慢行系统的出行环境正在持续改善,针对当前海淀区开展慢行工作的情况,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委道路设施科科长郑东虎介绍,海淀区围绕“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强化出行路权,改善慢行出行环境,引导和鼓励市民更多采用慢行出行方式开展工作。


自2016年以来,海淀区累计开展慢行治理道路217条,道路总长233.8公里,非机动车道总长467.6公里。治理范围为现状具备宽度在2.5米以上独立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主要是复划机非分道线、彩铺、自行车标识、人行横道线,加装阻车桩等工作。截止2020年底,全区区管道路具备宽度在2.5米以上,独立非机动车道的道路都完成慢行治理。


去年,海淀区统筹规自、住建、交管等相关部门,结合交通组织优化、代征道路用地接收整治、撤除部分路侧停车位等措施,开展慢行示范区建设情况,强化步行、骑行的路权,在连续性、安全性和便捷性上下功夫。


围绕清河高铁站周边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上地东路、安宁庄西二条、小营西路、安宁庄西路、上地南路、上地东二路慢行治理工作,同时对上地东路与上地三街交路口实施自行车路口一次左转交通组织。将接收的代征道路用地综合利用建设成一条慢行专用路。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

将“南展”到西直门


2019年5月31日

北京第一条自行车专用路开通

从回龙观到上地

全长6.5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路

已经培养了一批“通勤铁粉”

受到广大市民好评


2022年将加快推进自行车专用路南展建设

南展项目北起后厂村路

与自专路衔接

沿着地铁13号线向南

终点至西直门交通枢纽全长14.1公里

后厂村路-北四环段一期工程

北四环-西直门交通枢纽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方案正在推进

二期工程与京张遗址公园同步实施


连滨水绿道

通郊野公园

共享铁路遗址廊道

将骑行文化融入百年京张

南展后的自行车专用路

兼具通勤、休闲骑行、文化慢行特色



南展工程总体上按照三种形式来实现:


■  一是利用现状道路因地制宜改造,大约6.3公里。北段上地东路(后厂村路到上地南路3.3公里)、南段荷清路(荷清大厦至北四环路3.0公里)。


  二是实施新建工程。新建体大东路(上地南路~清河北侧路)1.1公里,推进上跨清河及万泉河桥梁建设。


  三是与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相结合,主要是二期工程(北四环~西直门)5.5公里,通过共享铁路遗址廊道,将骑行文化融入百年京张。


该项目市交通委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海淀接过接力棒,市区两级合力,在规自、住建、园林、交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积极推进。


今年主要实施现况路改造,上地东路、上地东二路、荷清路三个路段6.3公里,通过采用“突起振动标线(单线)+反光道钉”进行机非隔离;增设路段自行车标识“自行车地面标识+小箭头”保障慢行路权;部分人行横道线安装智慧道钉(上地地铁站口),对路面实施维修整治等。新建段按照计划正在推进,同步研究穿行现状公园绿地、依托荷清园公园绿道,绕行串联实现一期贯通等工作。


水、路、绿慢行系统三网融合

打造出北京最美街巷、品质道路


海淀区的慢行系统水系、绿地、市政道路三网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园林局

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建设绿道、公园步道: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京藏、京新、京张、地铁16号线沿线等高速公路、铁路等区域性交通干道的绿化景观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沿南长河、东埠头沟、周家巷沟、大寨渠等多条河流水系的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工程,以道路、河流为骨干,建设串联各类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城市绿道、健康步道195公里,形成了覆盖全域的风景绿道网络骨架。


正在推进案例:

红门村路。结合绿道,公园里的步道,在东西红门村拆除区域建设石渠公园,并统筹巡河路、市政慢行道和绿道“三网融合”打造休闲游憩体系。建成后可新增骑行路710米,步行路4100米。


■  水务局

滨水慢行系统,总体目标 2020年8月,海淀区印发了《“水清岸绿”行动计划(2020-2025)》(以下简称“计划”),是我区“十四五”期间的水生态治理工作计划。滨水慢行系统的建设是整个计划的一项重点内容。“水清岸绿”建设的总体思路为“十六字方针”:分区规划,突出重点,滨水走廊,蓝绿交融。


“水清岸绿”每年至少铺设20公里滨水慢行走廊,到2025年合计建设百公里滨水慢行走廊。


已实施完成的滨水慢行系统:

自2020年以来,海淀区通过对现有巡河道路升级改造,形成多条贯通的慢行滨水走廊和亲水岸线,合计约20.8公里。

1、大寨区生态治理工程(画眉山雨水湿地公园)1.7km

2、周家巷生态治理工程14.1km

3、金河生态治理工程2.0km

4、南长河景观提升工程1.5km

5、玉泉山引水渠1.2km

6、北长河生态治理工程0.3km


正在实施2023年计划完成:

围绕北旱河、万泉河、清河之州(树村示范段)、西玉河蓄滞洪区建设项目、五一渠生态治理工程、及崔家窑雨水湿地等项目,继续建设23公里滨水慢行走廊。


2025年前计划完成:

1、清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全线段)19.35km

2、永定河引水渠(海淀段)17km

3、小月河景观提升工程12.82km

4、草场村沟2.71 km

5、后河老河道雨水湿地2.36 km

6、前章村沟生态治理4.2 km


三网融合,打造最美五塔寺路


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委道路设施科科长郑东虎以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最美街巷的五塔寺路为例。为治理改善冬奥场馆周边环境,海淀交通委2021年结合疏堵、大修,三网融合,实施完成五塔寺路提升改造工作,该条道路提升后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最美街巷。


五塔寺路位于首都体育馆北侧,西起中关村南大街,东至动物园工作区西南门,全长640米,城市支路,红线20米。


以首体北门为界,分为东、西2段。结合南长河、绿地改造统筹设计,实现水、路、绿三网融合。道路西段(220m):压缩路面拓宽步道,机动车双向通行。道路东段(420m):现状机动车东向西单行不变,南侧压缩路面拓宽步道,路面整体向北拓宽,北侧绿地内新建步道。建设内容包含道路、交通、绿化、照明(多杆合一)及拆改移等。项目精细化设计:响应海绵城市理念,步道采用新型环保砂基透水砖,路面雨水通过净水设施直接排入南长河(沉淀池、净化池),同步完善慢行系统、无障碍设置、城市家具等,以路灯为载体多杆合一,高效利用城市空间。


本项目建成后即保障了交通出行,又实现了水、路、绿慢行系统三网融合,为附近居民提供了舒适的滨水绿道。


道路、照明、交通,三项工程同步改造

综合提升魏公村斜街环境品质


另外一条典型项目是魏公村斜街。魏公村斜街,西起民族大学西路,东至中关村南大街,全长550米 原道路宽5-6米,单向交通,道路狭窄,通行不畅,路灯为借杆灯,数量少,光照不足,存在安全隐患。随着路北侧魏公村佳园小区的开发建设,小区代征半幅道路用地,结合用地移交这一契机,组织实施道路整治,投资750余万,实施道路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改造后,沥青路面达9米,两侧各3米人行步道,基本实现15米的道路规划断面;完成通信架空线入地、局部电力架空线入地,新建14基路灯综合杆,去年9月份完工。改造后,小区周边环境品质得以提升,路侧禁止停车,行人通行舒适、骑行相对安全。同进改善了周边路网,总体效果很好。


编辑:罗雨涵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

推荐 · 阅读

·今天,海淀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35℃+!海淀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午夜海淀,核酸检测点里的“夜归人”……

·建筑师负责制扩大试点范围、门楼牌办理流程优化,这些政策你都了解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